"

即心即佛

"

即心即佛是佛宗用语,是说不须向面外求佛,你的自心即是佛,在《达摩血脉论》和《祖堂集。马祖传》中等都是有记载的。

即心即佛——是说不须向面外求佛,你的自心即是佛

即心即佛——是说不须向面外求佛,你的自心即是佛

“即心即佛”该如何理解

关于“即心即佛”这个佛教用语,在佛学中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因此关于“即心即佛”的意思,也是需要师兄用心的去了解,因为它里面也蕴含了无穷的智慧,那么具体“即心即佛”该如何理解呢?

“即心即佛”该如何理解

马祖道一的禅法具有独特的内涵,其逻辑推演与理论阐释,层层递进。针对修行者而言,有三个层面:一、“即心即佛”是思想基础,确立自信自立;二、“非心非佛”是解脱关键,破除妄念偏执;三、“平常心是道”是根本目的,坚持应世利人。“平常心”是马祖道一禅法的突出特点和根本旨趣,它排除了善恶、染净等二元对立的区别性,主张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体现心性、张扬真理。它继承并发展了慧能等祖师们的禅法思想,也深受《华严经》“事事无碍法界”等义理的影响。“平常心”所体现出的平民化、世俗化、生活化、简易化等品质,促进了中国禅宗追求大乘入世精神的信仰价值趋向。

即心即佛:心性一如,佛性平等,自信自立,这是修行者的思想基础。

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佛教信仰者,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信心,具备人格自立的思想基础。这就是马祖道一首先要讲“即心即佛”的出发点。在《语录》中,马祖道一告诉弟子们:

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达磨大师从南天竺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以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菩提道果,亦复如是。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意,乃可随时著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汝受吾教,听吾偈曰:“心地随时说,菩提俱亦宁。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

在这段话里,马祖首先肯定即心即佛,然后指出它是达磨所传的上乘之法,又引《楞伽经》为证。其论证的推理过程是:因为诸法性空无自性,求法者应无所求;三界唯心,心性平等;所以众生心地佛性具足,即事即理,任运无碍。从而要求求法者,不要颠倒不要外求,“著衣吃饭,长养圣胎”,思想上达到自信自立。

马祖的这种观点不是自己的发明创造,他直接继承发挥了禅宗祖师们的理论。初祖达磨大师在《二入四行论》里所讲“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为“理入”,与马祖的“一心”是一样的意义。二祖慧可也说过“是心是佛,是心是法”。四祖道信曾经引《无量寿佛经》中“诸佛法身入一切众生心想,是心是佛”,提出:“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无别佛”。五祖弘忍依据《金刚经》,更是发挥“即心即佛”的思想。到六祖慧能,更加直接,明确众生心就是佛心。《坛经》中说:“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是佛。……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菩提只向心说,何劳向外求玄?”当然,道一更直接地继承了怀让禅师的思想衣钵。在马祖问道时,怀让在运用了“磨砖”、“打车”等比喻后,总结出一首偈语:“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这里的“心地”被马祖直接引用,与《坛经》中“心是地,性是王……性含万物为大,自性含万法,名为含藏识”的意味是一致的。

“即心即佛”该如何理解

关于马祖所谓“一心”的含义,一般认为它所表达的是人的清净自性即佛性,人一旦悟到并归依自己的清净本性,也就与佛性没有什么差别了,从佛性或心性上讲,人与一切事物没有根本的差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大乘佛教的根本教义。当然,祖师们为了应机说法,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不同的人物、事情,用不同的概念、词语来表达,就出现了不同解释。但大致是指众生思维的功能和思维的活动(心识)、大乘佛教所说的精神性本源和本体(真如、实相、法性、佛性等)、佛教最高的人格化理念(法身)等。不过,马祖所讲的首先立足于佛性本源上,然后讲众生的心识功能。前者重在“理”,强调本性的认同和平等;后者重在“事”,强调事相的转化和意义。对修行者来讲,只有从根本上体会了凡圣的无差别性和可转化性,才可能坚定信念、培育精神。如果用《华严经》的“法界缘起”等概念,那么,马祖的一心是可以用“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来形容的。马祖的《语录》里不断地阐释“即事即理”、“理事无碍”的思想,主要是根据《华严经》思想。《华严经》用“一真法界”来概括法界圆融的思想,它融摄一切万法是一切现象的本体是一切万有的“本源真心”。它清净平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而展现宇宙万物。华严宗祖师法藏根据《华严经•十地品》的“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把一真法界视为“真心”、“如来藏”,认为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是成佛的根源,也是形成万物的原因。之后,澄观、宗密等人也强调一心是万物的本原,是众生原本具有的觉悟之心,具备智慧和功德的灵知之心。宗密在《原人论》里讲:“一切有情(众生)皆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来藏。……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法界缘起的一切现象在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的共同作用下,互为因果,相资相生,彼中有此,此中有彼,彼即是此,此即是彼。相即相入,圆融无碍。也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无尽。

马祖的“即心即佛”说,显然是融合了佛教华严、唯识等理论,继承了禅宗祖师们的思想,而且简要直捷。这简约化的命题,却涉及到了佛教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三个彼此相关的问题:一是佛性问题即人的自性究竟如何;二是成佛途径问题即修行方式究竟如何;三是佛陀境界问题即真正解脱的境界究竟如何。它首先设定人的心灵本来就是清净无垢的,人的自性与佛性没有差别,如慧能所说“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其次,当人领悟到自心是佛而回归自己的本性,就脱胎换骨似地进入超越和解脱的境界,即如慧能所说“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再次,人们一旦觉悟,回归自心,心中便是一片澄澈空明,水月朗照,纤尘不生,体验与感受宇宙和生命的真实境界,即如慧能所说“内外明澈,不异西方”。这就与传统佛教禅宗渐悟之法不同。正因为“即心即佛”简约而直接地表达了南禅顿悟之说在佛性论、修行论、境界论三个方面的独特思想,所以它成为中国禅宗南禅的著名命题。

“即心即佛”该如何理解

通过以上的介绍,师兄对“即心即佛”已经有了很好的了解,知道了“即心即佛”要怎么理解之后,可以帮助师兄更好的去学习佛法,领悟佛法中的智慧,从而对修行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

...查看更多
“即心即佛”是什么意思

关于“即心即佛”的意思,可以说是初学佛法的师兄必须要了解的,因为虽然它只有四个字,但是它里面所包含的智慧是无穷的,是非常值得师兄去学习的,那么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即心即佛”是什么意思吧。

“即心即佛”是什么意思

在坛经机缘篇,讲述了一些人经惠能点拨,然后大悟的情况。

虽然惠能不识文字,但心已开悟,所以听闻佛经就能知晓经文妙义。有人拿着《大涅槃经》问惠能字义。惠能说自己不识文字,可问经义。这人疑惑,字都不认识,怎么能够知晓经义呢?惠能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修佛关键在于佛心。佛心开显,即便不识文字,不研读佛经,也能够知晓经义。反过来,佛心未显,哪怕是钻研万卷佛经也不能修成佛道。因此,修佛不能过分地执着于佛经。

有僧人法海,是韶州曲江人,最初参见六祖惠能。法海问,即心即佛,愿求指教。

惠能说,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这些不能详细说完。听我偈语,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当下大悟,用偈赞叹说,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对于即心即佛的问题,要回答的也就是什么是心,什么是佛?能够明自心,也就是佛。佛是明心的人。

“即心即佛”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心呢?心是那个能够生出一切众生的本源,对此惠能说,成一切相即心。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能够有各种感知,这些感知也是源自于心,但这些感知的各种相却并非是心。如何来找见心呢?需要能够离一切相。所以惠能说,前念不生即心。在当下的念头中,能够从一切念头中解脱出来,就能够生心。心原本清净,原本智慧,可以观照一切。

什么是佛呢?佛是觉悟的人,佛依旧会有念头,只是不再被念头所束缚,而是能够于念而无念。惠能说,离一切相即佛,后念不灭即佛。因为佛是明心之人,这样的人在一切相中,是清净、智慧、安定的。

如果能够离一切念,离一切相,这样还有什么呢?就是本心。但修佛,并非要变得没有任何念,脱离一切相。身而为人,人身极为难得,有人就有念有相,而念头绝灭就是死亡。所以修佛,就是要以本心来观照人世中的一切。如果有悟性,在当下可以顿见本心,然后修行就是要保持本心常住的状态,于一切相中无所住即生心。

“即心即佛”是什么意思

通过以上对“即心即佛”意思的介绍,师兄对于“即心即佛”的了解可以说是更深了,这样对师兄学习“即心即佛”中的智慧有了非常大的帮助,同时对师兄的修行也是非常有利的。

...查看更多
《坛经》中的“即心即佛”要怎么理解

“即心即佛”是比较常见的佛教用语,在《坛经》中也是有这个词语的出现的,但是“即心即佛”在不同的地方,可能是有不同的意思的,那么在《坛经》中“即心即佛”要怎么理解呢?

《坛经》中的“即心即佛”要怎么理解

“即心即佛”这个概念出自《坛经》,当时僧人法海向六祖请教:

“即心即佛,愿垂指谕”

六祖的解释是:“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相即佛”,后面还配有一首偈语加以解释。

那么,六祖说的“即心即佛”这4个字如何理解呢?他为什么说心就是佛呢?

其实他所说的心并不是我们常说的心,而是不起生灭的清净心,这样的心才是佛。他进一步的解释说:不只要成就一切外相,还要出离一切外相,清净的本心才可能成就万物,虽成就万物却不住于万物,这样的清净心才是佛。

因此,我们可以如此认为:心不一定是佛,只有起不生不灭、出离一切外相的心才佛。

正因为如此,“即心即佛”也成为了后世修行者们的思想基础,这4个字的核心是心性如一,佛性平等,自信自立。也就是说人人都有佛性,无需外求,这就是心即是佛的道理。

关于“即心即佛”,禅宗的另一个高峰人物马祖道一有了更大的发挥,他不只是继承了继承了禅宗历代祖师们的思想精髓,还融合了佛教各个宗派华严、唯识等理论,因此,“即心即佛”在他那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这些内涵包括以下这几个方面:

《坛经》中的“即心即佛”要怎么理解

一、佛性就是人的自性。

二、想要成佛必须经过修行这种方式,也就是通过修行悟及自性。

三、佛陀当年悟道后的所得的境界是怎样的?其实就是解脱的境界。

马祖禅师认为,人的心本来就是清净无垢的,人的自性与佛性没有差别,如惠能所说"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当人领悟到自心是佛的时候,也就是回归自己的本性之时,这个时候他就可以进入超越和解脱的境界,这也是当年佛陀觉悟后所悟的境界。

他的这个认识和理论对于佛教的影响无疑是非常大,正因为如此,后世的禅宗才把他提高到和六祖慧能平起平坐的地位。

《坛经》中的“即心即佛”要怎么理解

通过上面的介绍,师兄对出自《坛经》中的“即心即佛”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了“即心即佛”的意思之后,对于师兄了解《坛经》的含义也是有帮助的。

...查看更多
即心即佛的佛性论是什么

“即心即佛”是学习佛法的师兄都不陌生的词语,但是对于刚刚学习佛法的师兄来说,可能对于“即心即佛”的一些问题还是不太了解的,比如说是关于“即心即佛”的佛性论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即心即佛的佛性论是什么

佛性论是谈众生能否成佛,怎样成佛的问题。惠能从两个方面来具体阐述了他的即心即佛的佛性思想:

1、佛性平等

惠能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他在第一次见弘忍时就提出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佛性平等思想:“人虽有南北,佛性无南北。猲獠(当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侮称)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坛经·行由品》)说明佛性是本来具足,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帝王贵胄,都同样具有佛性,也同样都能成佛。为了进一步说明这种佛性平等思想,惠能在《坛经》中打了这样一个比喻:“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坛经·般若品》)也就是说,佛性对于众生就像雨水滋润万物一样,一无遗漏,机遇均等。所谓“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坛经·般若品》)

2、心性统一

既然佛性平等,那么心即性,性即是佛,自性也就是自佛(佛性)。惠能说:“佛者,觉也。”(《坛经·忏悔品》)又说:“自性觉,即是佛。”(《坛经·疑问品》)正因为人人都有觉悟之性,所以人人皆有佛性,因此,惠能反复强调“我心自有佛”,“自性若悟,众生是佛。”(《坛经·付嘱品》)这样一来,心佛必然等同,于是,惠能就提出了“即心即佛”(《坛经·机缘品》)的观点,这是他佛性论的关键所在。

即心即佛的佛性论是什么

3、即心即佛

人们往往在主观上将“心”、“佛”、“众生”视为三个毫不相干的体,殊不知,这是迷额内珠,不识自家珍宝,故佛在《华严经》中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惠能的佛性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惠能认为,我即是心,心即是佛。他说:“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我心是佛,自若无佛心,何需求真佛”;“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坛经·般若品》)既然自心是佛,那么心外更无一法可得!于是,惠能又进一步提出了“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坛经·疑问品》)的观点。惠能认为,“心”、“佛”、“众生”三者本来一体,并无心外之法,所谓此心从无始以来,常住不变,圣凡等一。为众生时,此心不灭;为诸佛时,此心不添。然而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如同使佛觅佛,骑驴觅驴一般,终不能得。即所谓:“若识众生,即见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离逢。”(《坛经·般若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万法本源之真如实性,对于众生来说,也就是众生之自心,离心无别佛,故曰:“即心即佛”。可见“即心即佛”乃是自性本体在心佛关系上的具体表述。

佛教各派在谈论佛性问题时,一般都把佛性和人性区分开来,认为人们必须经过不断的修行,才能圆满佛性。这虽然增加了佛教的神秘感和神圣性,但却失去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有碍于佛教的传播。惠能佛性论的特点就在于他不但肯定了佛性平等的事实,而且将佛性、人性完全统一起来,这虽然去除了一些佛教的神秘感,但却给禅宗增添了生机盎然的现实人情味,使一向令人神妙莫测、不可捉摸的“禅”,一下子变得可感可知、可望可及,也使“禅”有了广泛的社会现实基础,有助于佛教的传播,导致了佛教人性化的根本转变,为以后的一系列佛教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即心即佛的佛性论是什么

通过上面对“即心即佛”的佛性论介绍,师兄对“即心即佛”的了解更深了,这样对领悟“即心即佛”中的智慧是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对师兄的修行帮助也是很大的。

...查看更多
结语

即心即佛:心性一如,佛性平等,自信自立,这是修行者的思想基础。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佛教信仰者,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信心,具备人格自立的思想基础。这就是马祖道一首先要讲“即心即佛”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