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心经全文网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 释净土群疑论 阿弥陀经宗要 净土女居士往生 净土探究
主页/ 佛学问答类编/ 文章正文

佛堂码头怀古 (散文)

导读:佛堂码头怀古 (散文)作者 李邦林男人的心很野,很野的男人心里还是有个家。过...
佛堂码头怀古 (散文)

作者 李邦林

男人的心很野,很野的男人心里还是有个家。

过了下市滩水域,水流平缓了。纤夫们收了纤绳,跳上货船——到了,佛堂古码头。

前方,夕阳余晖下有个女人等着,她算好了丈夫的归期,要带他回家,用女人的柔情去化解一个汉子一路的辛劳,烫一壶老酒,卧二只鸡蛋,很久没有倾诉过心事和衷肠了。撑船人心里一热,急流险滩里浪迹天涯,奋力地拖动着逆行的货船前进,纤绳嵌进了他们结实的肌肉,赤着膊,宽大的便裤飘动在风里,身子几乎贴到了地面,丢开了世间的一切牵挂,抛却了人生所有荣辱,齐心协力只想着把大船拖离这湍急的河床。今夜,枕着自己婆娘的臂弯,疲惫的身子倒在女人怀里,做个美梦,很久没在家过夜了。

明末清初,这里就是有名的陆水码头了。义乌江从镇子边上流过,那时候没有汽车火车,木船是人们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了。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本地的慕义乐善之士王以林、王禹德、吴生等,他们都在年富力强的年岁,事业上也风生水起,慷慨解囊捐赠了真金白银,用两条粗长铁索锁起了一座浮桥名叫万善桥,连接了南北两岸的交通。浮桥一带的深水处,用青石板铺设了一长溜船码头,尽管经过多次的河道改道,如今仍旧有着许多码头遗址:福星殿码头、友龙公码头、官厅码头、猪市码头、狗市码头、浮桥头码头、盐埠头码头、新码头、竹园码头,它们伫立于江边,以饱经风霜的粗线条构略出一派临风傲世的姿态。难得看到过一幅早年佛堂沿江码头的手绘素描,晨雾散开处,泊岸的船家生烟起炊,那边有几艘船已赶早升帆启航了,一篙下去,竹篙点破了江水的平静。住在江边的渔家驾着小舟,水天一色里撒出清晨第一网,收上一串水淋淋的鲜活。岸边船靠着船,篷连着篷,将船舷压得低低,对面的浅滩处是一张张长长的竹筏,船家们都有一套在黄金水道里的生存经验,续写闯荡江湖的传奇故事。

浮桥和码头从此就成了一对孪生兄弟,对视里有了彼此特别的关照,共同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1967年,撤了浮桥,取代它的是一座石磴水泥便桥,那一年糖厂的榨机每天要吞吐五百多吨糖蔗,送蔗的糖农再不要提心吊胆地过桥了。这桥在江面上一蹲就整整五十年,以一成不变的姿势静卧于淙淙流水里,古朴洪荒,平实素洁

。这期间上下游的地方造了几条现代化的公路大桥,唯有几个卖菜的老人常走在老桥上,到老街上叫卖九头芥、雪里蕻……2010年江边码头进行全面修建,修复后的码头雕塑了几组浮雕和青铜塑像,有反映古代商业的交易场景,有排工们在河里撑排的惊险场面,有纤夫们在逆水险滩中奋力拼搏的震撼,这些都用青石与青铜把当年的壮烈与艰辛定格在万古不灭的古码头上。

2017年4月江中雨中,机械长臂将水泥老桥肢解了,残渣断梁坠落水中,它的背影在古镇人周末晨曦的甜睡里渐渐离去,春天的绵绵细雨为它作最后的送行。等它再次出观在人们的目光里时,已是年末的“十月十”。这座从大清皇朝的古风里走来,又在太平盛世里重生的浮桥,由二十只船体组成,长130米,宽4.5米。船头飘动着三角彩旗,猎猎作响。

桥上挤滿了人,许多善男信女虔诚地按照传统习俗祭了桥以后,人们就拥上浮桥,体验久违的感觉,场面非常壮观。老人们来拾掇童年的记忆,年轻人来目睹家乡的巨变,少年郎来寻觅陌生的新奇。从江北到江南,快乐的人群在桥面流动。

那天来了一个老者,坐着轮椅,是他的几个儿子推着来的。老人原本是古镇航运站的一名员工,退休了,对这一江春水有一种浓重的情感,他来看看浮桥,看看度过他大半岁月的大江,还有水中游弋的小鱼,再来听一次船夫们的喊江号子。几个儿子搀扶着他下了轮椅,移步到了浮桥上,江风吹拂着他的衣摆,他很高兴,像一个重返战场的战士,有着难言的豪迈。往远处的下市滩望去,他似乎看到了当年码头上人影交织的匆忙,看到了江面白帆林立的壮观,看到了老街茶馆酒肆的闹腾……全家大小一窝子人站在桥上,簇拥在老人身边,以“挽澜亭”为背景,请工作人员用手机拍了一张全家福,大家都笑得很甜,老人没笑,像一尊凝重的雕塑。

义乌江边越来越美了,新农村综合整治以后,江北那一片历朝历代经洪水冲积形成的滩涂,长着一片乌桕林,居住着金谷王氏的后裔们,几代人都汲取老井里一泓清泉,他们没有离开这片土地,把蓝图上的规划变成尽善尽美的现实,过起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出起先祖们的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他们真的感到很幸福,很快活。

几百年的江帆已尽,江船无存,青苔厚积的码头,面对着两岸日新月异的惊艳美景,依然向世人述说着人世间的沧桑。江边码头那组铜雕里的汉子们,终于将那艘老船拖回了古镇,而新世纪里打造的另一艘航母,正借助新的动力,起动了它的引擎。

浮桥上飘动着三角彩旗,合着音乐,走来一队穿着娇艳旗袍迈善款款舞步的女人,是“田嫂”旗袍秀的成员们,用她们对中国时装的理解和训练有素的功底,展示其圆润的曲线和当代女人的韵味,也让人回想起遥远岁月里雨巷中的那个淑女和那柄油纸伞……

编辑 徐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