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8日,农历七月十五,唐玄奘法师译成《佛地经》。
《佛地经》,一卷,唐玄奘法师译。该经内容以论述十地思想之第十地(佛地)为中心,经中记载,佛于最胜大宫殿中,为妙生菩萨详述大觉地五种法相,即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据《开元释教录》记载,贞观十九年七月十五日,玄奘法师于弘福寺翻经院译出《佛地经》,沙门辩机笔受。玄奘法师自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重返长安,五月二日开始翻译,最初译出《大菩萨藏经》二十卷,七月十五日又译《佛地经》一卷,可见《佛地经》是玄奘法师早期译经之一,卷首有唐太宗御制之序。另有《佛地经论》七卷,古印度亲光菩萨造,玄奘法师于贞观二十三年十二月译出。
玄奘(600~664),唐代高僧,是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之一。俗家姓陈,名袆,是河南偃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