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律异相 第十五卷 (声闻无学第三僧部第四)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优波离为佛剃发得入第四禅一 迦旃延教老母女卖贫遂得生天二 难陀得柰女接足内愧闲居得道三 难陀有三十相与佛相似四 毕陵...[浏览全文]
法语示钱相国塞庵居士这个事不是带了习气做的须用全身放倒别立主人公若也朦朦胧胧如睡梦中欲求其开豁混到驴年马月未敢相许在何以故祖师西来单传直指传佛心印不论禅定解脱惟言见性成...[浏览全文]
机缘(二)众僧参师顾左立大众云春雨连绵炊烟欲断行脚须具行脚眼来此苦寒所在作甚么一僧进云久仰和尚得得而来伏望大开甘露门慈悲摄受师云恁么则饥时饥杀阇黎渴时渴杀阇黎师复顾右立大...[浏览全文]
碧岩录卷第六⊙碧岩录第五十一则 垂示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不落阶级,又无摸索。且道放行即是,把住即是?到这里,若有一丝毫解路,犹滞言诠。尚拘机境,尽是依草附木。直饶...[浏览全文]
盖闻。菩提之为极也。神妙寂通。圆智湛照。道绝于形识之封。理毕于生灭之境。形识久绝。岂实诞于王宫。生灭已毕。宁真谢于坚固哉。但群萌长寝同归大觉。缘来斯化感至必应。若应而不...[浏览全文]
广弘明集 第五卷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辩惑篇第二俗之惑者大略有二。初惑佛为幻伪善诱人心。二惑因果沉冥保重身世。且佛名大觉照极机初。审性欲之多方。练病药之权道。故能俯现金...[浏览全文]
第二疑问:诸法体空,本来无生,平等寂灭。今乃舍此,求彼生西方弥陀净土,岂不乖理哉?又经云:;若求净土,先净其心,心净故即佛土净。此云何通? 答:释有二义,一者总答,二...[浏览全文]
法苑珠林 第八十七卷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受戒篇第八十七(此有七部) 述意部 劝持部 三归部 五戒部 八戒部 十善部 三聚部述意部第一夫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拔苦与乐。必须崇戒。经喻多种...[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