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念佛也好,念观音也好,何必多此一种闲计较?光以末劫苦重,观音悲深,故每令人兼念,以期速获慈护也。然念佛亦非无感通,而念佛亦非不可兼念观音也。专兼均可,佛亦曾令人念,...[浏览全文]
我结婚两年了,和公婆分开过的,我丈夫有个哥哥没结婚(智障),我们有个可爱的宝宝,今年一岁多。我们99年认识,到结婚只用半年的时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听父母的,会选择他! ...[浏览全文]
真念佛的人心裡没有杂念,所以他念念是佛,念念生佛。这个道理我们要搞清楚、搞明白。搞明白之后,我们就管住自己的念头,念念让它有佛念,不能有别的念头。这是经上常说的,「一念...[浏览全文]
不管你是修什么法门,这种情形都是会有的。开悟的人他悟了之后,也要牧牛啊,比方像牧牛一样,禅宗的牧牛,牛跑了之后,就拉着缰绳把它拽回来,所以都有这个问题。现在你不要老认为...[浏览全文]
3. 念佛愈足癌南通师范训育主任王辛伯,为前南京高等师范江易园居士之弟子,性情诚朴,和蔼可亲。廿五年秋,左足右踝忽患癌瘤,圆若球,坚如石。询诸西医,谓此瘤是毒物,其毒入心,...[浏览全文]
3. 念佛救人我是国际佛光会檀讲师,经常在佛光会举办的弘法活动中讲说佛法,也经常应邀至各国小,乃至大学演说。1995年刚学佛时,非常喜欢持诵《大悲咒》,外出时常在心中默念。等到...[浏览全文]
一、忘掉年龄人的生理年龄是客观的,但心理年龄则不同,它反映了人的精神状态。有人刚过花甲之年,就不断暗示自己老了。这种消极的心理是健康长寿的大敌。古人云,人不思老,老将不...[浏览全文]
忍辱修福法忍,就是对一切无情的状态,比如天气冷热、饥饿、干渴,这些能够忍。实际上这些感受都是虚幻的。如果我们当下这一念心回归到我们的自性清净,哪怕是趋近清净,就能超越这...[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