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观察周遭的人时,常常可以发现,性情暴躁、容易为小事动怒的人,身体大多也有些毛病,例如肝功能不好、内分泌失调等。而每逢心情颓丧、悲观厌世时,正好也是精疲力竭的时候,...[浏览全文]
摘要: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着道德和欲望的冲突。特别是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哪个少年不风流,哪个少女不怀春?食欲,性欲,名利欲 皆是人欲。人欲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类生命相续的动力...[浏览全文]
‘莲池警策’序末法时代,去圣日遥,佛法式微,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知邪见,遍满天下。无奈众生业深障重,慧浅福薄,以致学佛人走上正路者少,误入歧途者多,得道者少,沉...[浏览全文]
问答辑问:有人说参禅是上根利智所修,净土则三根普及,此话对否?答:参禅不分上中下根,也是三根普及,最主要有下列三点:1、内宿业外魔障:无始劫以来的习气种子在静的时候涌出来,...[浏览全文]
从语源学上来看,现代人习焉不察的“财富”一词,可说是较为晚起的用语。《辞源》与《辞海》都未收“财富”一词,足以表明这一点。“财富”究竟是什么?从现象描述的意义上说,财富...[浏览全文]
一、圣凡二力彰显净土景观阿弥陀佛以本愿威神之力,流现西方极乐世界无尽庄严,诸如:宫殿楼阁、宝池莲花、重重宝树、德风华雨、妙法梵音、光明透亮等。尊者阿难听到释迦本师的介绍...[浏览全文]
在九华山,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殡葬习俗:凡有僧人圆寂,必将其盘坐装殓于陶缸之中,并在遗体四周填充木炭、柴草等物品,密封后放于室外,保存七日。 七日之后,人们将陶缸...[浏览全文]
身心放松 禅修者的第一个条件,是把身心放松。头脑放松、神经放松、肌肉放松;放松之后,再用方法,便能著力。用方法时,不要紧张,而是有意无意把注意力放在方法上,这样,就不会...[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