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佛学知识

佛学知识

  • 圣严法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2019-11-04
  • 圣严法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心中无事,不受干扰默,是不要将一切现象,当成与你有关系,所以任何现象不会干扰到你,这就是「放舍诸相」。「休息万事」与「绝学『无为』闲道人」中的无为一样;在日常生活中...[浏览全文]

  • 圣严法师《在网络的虚幻中体验真实》

    2019-11-04
  • 圣严法师《在网络的虚幻中体验真实》佛教是非常重视实验、实证和亲身体验的,是从生活与心理来体验、证明佛法对自己有用。这不是用显微镜、计算机,以量化来探讨、研究的科学,而是一种生活的、内心的体验。因此,我相...[浏览全文]

  • 圆因法师简介

    2019-11-04
  • 圆因法师简介圆因法师简介 圆因法师简介  圆因法师,俗姓敖,名乃樾,公元1910年1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之望族人家。1961年至台湾莲因寺从忏云法师出家。后至后山修行闭关。曾多次主持台湾大放...[浏览全文]

  •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2019-11-04
  •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只要谈到佛教教理,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说;众生皆苦,释迦牟尼佛也是因为充分感受到人生充满了生、老、病、死等苦,才希望能够藉由修行得到解脱。佛陀开悟之后,首度阐...[浏览全文]

  • 圣严法师: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

    2019-11-04
  • 圣严法师: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佛教是不赞成结婚的吗?当然不是。不过,佛教的确赞叹出家的功德,那也并不等于反对在家人结婚,信了佛教的人也不会都该出家。其实,唐宋时代,在家的佛教非常兴...[浏览全文]

  • 圆融而超脱的佛教财富观_1

    2019-11-04
  • 圆融而超脱的佛教财富观_1大乘佛法系统的修行解脱,始于以“六度”、“四摄”为本位的菩萨行,终于转烦恼而证菩提、成正觉。佛教明确主张,菩萨行圆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广行“四...[浏览全文]

  • 圣严法师:佛陀只用二十个字 道破三世因

    2019-11-04
  • 圣严法师:佛陀只用二十个字 道破三世因圣严法师:佛陀只用二十个字 道破三世因果真谛  通常认为,若要了解三世因果,必须借宿命通知道过去,用天眼通知道未来,才能亲见三世因果。其实,这是似是而非的观念。  所谓...[浏览全文]

  • 圣严法师《念佛禅七开示精华录》

    2019-11-04
  • 圣严法师《念佛禅七开示精华录》念佛也是禅念佛,通常被认为是净土法门,为什么成了禅呢?其实,不管任何法门,都走向一个目的--离苦得乐、消业除烦恼。没有一定的法门叫做禅,念佛同样可以是禅的法门。我们禅修时...[浏览全文]

  • 首页
  • 上一页
  • 326
  • 327
  • 328
  • 329
  • 330
  • 331
  • 332
  • 333
  • 334
  • 335
  • 336
  • 下一页
  • 尾页
  • 共 1000 页 8000 条
  •  页 GO

友情链接

经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