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果报的大小取决于这五个因素 伤害众生就会遭到恶报,这是不是佛陀所定下的制度呢?当然不是,这是客观存在的因果规律。诸佛菩萨以慈悲为怀,不希望我们因无明而遭受果报,便将...[浏览全文]
文:一诚长老 善用内在能量 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一旦你发现了自己的强大,发现了自我的潜能,那么无论应对什么样的事都不成问题,这才是拜佛的真正用处...[浏览全文]
善意地解释一切 善意地解释一切 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很多。 禅语 想要改变世间的事,使之令我们满意实在太难,因为世界上的事太多太多;而改变...[浏览全文]
随后两人一同离去,走了三十里路,便在路旁的凉亭休息并喝起酒来,心起善念的商人,因对佛陀所生起的恭敬心与欢喜心,感得龙天护法的护佑;而心起恶念的商人,却招感地狱裡的眾生,...[浏览全文]
仗自力与仗佛力 仗自力者,名通途法门;仗佛力者,名特别法门。 《印光大师文钞》里边,讲通途法门、特别法门之处特别多。很简捷地说明:通途法门仗自力,特别法门之所以特别,在...[浏览全文]
唐朝时期佛教对茶的贡献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浏览全文]
大乘唯识教法自开显以来,历经多代高僧大德毕生钻研躬行、著书立论,其理法详备,应机广泛,受益者弥多。时至今日更是越来越多的学佛人对唯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很多有一定教...[浏览全文]
善导大师《法事赞》 我们看第二段,出自善导大师的《法事赞》。《法事赞》是善导大师以赞偈的形式解释《阿弥陀经》的要义,其中这四句话是非常著名的,也就是解释《阿弥陀经》...[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