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文]
过去有一个人,虽然没有人开示他,但因为受世事的折磨,人我是非的困扰,而承受种种的苦恼,于是觉悟到一个人在这尘劳中浮沉,终究能获得什么呢?在这庞大的宇宙中,人只是微小得如...[浏览全文]
我国著论弘化第一人——牟融西汉末年,佛教从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佛教作为古印度文化的代表与本土中国文化是完全异质的两种文化形态。因此,在其初传之时,中国人对佛教的认...[浏览全文]
卸下你的“累” 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无奈和烦恼,有太多的伤感和惆怅,有多少往事不堪回首?有多少记忆如过眼烟云?也许,亲情、友情、恋情都将伴随心累的历程,也许,所谓的傲骨...[浏览全文]
一 :“观心”安心作者:广西善泽南宁《圆觉经略说》讲座已落下帷幕,老师给我们指明了修证佛法的方向,这对广西来说,是很难得的一次因缘,老师深入浅出地将什么是佛法、如何...[浏览全文]
我们在受戒过程中,应该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菩萨戒的受体之机,是在三番羯磨的时候。所以在正授戒体时,禀戒三师要下座拈香,为所有的菩萨戒戒子,对现在十方诸佛菩萨顶礼启白...[浏览全文]
◎溯自大教东来,远公大师,遂以此为宗。初与同学慧永,欲往罗浮,以为道安法师所留,永公遂先独往。至浔阳,刺史陶范,景仰道风,乃创西林寺以居之,是为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丁丑岁...[浏览全文]
静坐时,当反观深究,佛即我心,是心是佛,不假外求。如心而住,无能无所。如是谛观,更无二念,是名修行三昧。慎勿忘形死心,又落外魔知见。——《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在...[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