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佛学知识

佛学知识

  • 受持三戒

    2019-10-24
  • 受持三戒舍卫城中有一良家子弟听了佛陀的说法,便皈依三宝,出家修行。当时有一位尊者为他解释戒律道:;法友啊!这个名为一种戒,这个名为二种戒、三种戒、九种戒、十种戒、多种戒。这个名...[浏览全文]

  •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

    2019-10-24
  •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弘化时,当时有无数已证得道果的弟子为常随众。国内有一位婆罗门,贫穷困乏,无钱又无食谷,他勤奋努力,可是衰运与祸事却紧追不舍,他想尽一切方法,仍...[浏览全文]

  • 受持弘扬楞严经的真实功德和意义

    2019-10-24
  • 受持弘扬楞严经的真实功德和意义我们好好的去受持《楞严经》、弘扬本经,到底有什么样灭恶的功德?我们来看佛陀对阿难尊者的告诫和开示: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浏览全文]

  • 参禅一定要有长远心

    2019-10-24
  • 参禅一定要有长远心现在我想谈谈参禅的目的和参禅的方法。六祖慧能大师道出禅宗的宗旨:;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可知参禅的目的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也就是如果你参禅参到极点的工夫,开悟了,如...[浏览全文]

  • 印度佛教理论的基本构成

    2019-10-24
  • 印度佛教理论的基本构成印度佛教理论基本由佛教的哲学本体论、佛教哲学方法论、佛教宇宙观、佛教人生观、佛教宗教观、佛教政治观、佛教伦理观和佛教美学观等几部分构成。  一、佛教哲学的本体论:“缘...[浏览全文]

  • 印光大师:摄心念佛法

    2019-10-24
  • 印光大师:摄心念佛法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钝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浏览全文]

  • 印光大师:印祖慈悲棒喝念佛人“十念当往

    2019-10-24
  • 印光大师:印祖慈悲棒喝念佛人“十念当往印祖慈悲棒喝念佛人“十念当往生”追念我的师父——印光大师 王柏龄居士 摘录自《印光大师永思集》是年(民国二十五年)冬,大吐血一次,时人命何只在呼吸间!然省察自心,一不慌张...[浏览全文]

  • 印光大师:古德只说用功法,不将境界示人

    2019-10-24
  • 印光大师:古德只说用功法,不将境界示人印光法师复李少垣居士书二 古德教人,只为人说用功法。谁将自己所见境界,搬出来示人。远公大师为莲宗初祖,至临终时见佛,方与门人言,我已三睹圣相,今得再见,吾其往生矣。若论...[浏览全文]

  • 首页
  • 上一页
  • 642
  • 643
  • 644
  • 645
  • 646
  • 647
  • 648
  • 649
  • 650
  • 651
  • 652
  • 下一页
  • 尾页
  • 共 1000 页 8000 条
  •  页 GO

友情链接

经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