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祖开示:净土宗旨——信、愿、行凡修净业,以决志求生西方为本。而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所言信者。须信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无能喻。娑婆之苦,所谓生,...[浏览全文]
净土决疑论【原文】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则妙。在昔之时,人根殊胜,知识如林,随修一法,则皆可证道。即今之世,人根陋劣。知识希少,若舍净土,则莫由解脱。余自愧...[浏览全文]
印光大师对于谛闲法师往生的开示译文 你写来的信都清楚了。谛公的离世,是确实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至于他临终时候的瑞相,还不至于惊天动地的原因,是因为他讲经的时候多,专心...[浏览全文]
为什么今人比古人多译文 收到你写来的信,知道你仍然能不退失学佛坚定的信心和精进的行持,对此我感到很欣慰。《修持日记册》很好。无锡陶颂铭居士,建立了一百多个莲社,莲社中的...[浏览全文]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致殒命者。又有生后血崩,种种危险,及儿子有慢急惊风,种种危险者。若于将产时,至诚恳切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不可心中默念。以默念心...[浏览全文]
印光大师:一门深入尽废余门,唯打七时方可。平时若非菩萨再来,断未有不成懈慢之弊者显密佛教交流答疑:修行依什么、功课专杂等。修行是依什么是依靠自己的对法的见解吗?可是自己...[浏览全文]
印光大师------念佛怎样回向发愿?(附六种发愿文)念佛怎样回向发愿?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浏览全文]
一、持戒与念佛的关系1、三学为学佛修净之根本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要。故《观无量寿佛经》开示净业三福:一则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