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佛学知识

佛学知识

  • 凡情失圣—明勖(文殊菩萨应化)

    2019-10-14
  • 凡情失圣—明勖(文殊菩萨应化)高齐年代,定州地方有一位叫释明勖的法师,少年时代潇洒倜傥,并怀有很大的志气,他常常读诵华严经,知道清凉山乃是文殊菩萨所驻锡的地方。 于是他就背起简单的行囊一路游方参访,...[浏览全文]

  • 出家因缘(传喜法师自述)

    2019-10-14
  • 出家因缘(传喜法师自述)出家因缘(传喜法师自述)  非常感谢我们的上海下涛大和尚,能这样慈悲,给我这个机会,来讲一讲自己的出家因缘。  我出生在公元一九六七年,十月二十六日。由于我的父母亲,他...[浏览全文]

  • 凤凰周刊:大陆佛教界的变迁

    2019-10-14
  • 凤凰周刊:大陆佛教界的变迁在上世纪初叶,中国佛教便出现了“现代”与“传统”,“革新”与“保守”的争论。受“五四”运动的影响,近代佛教泰斗太虚法师的改革思想,其核心便是佛教的现代化。在上述思潮的影...[浏览全文]

  • 出家人的三衣

    2019-10-14
  • 出家人的三衣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谓之三衣。即: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此三衣总称为支伐罗。由于三衣依规定须以坏色(浊色,即袈裟色)布料制成,故又称为袈裟...[浏览全文]

  • 别把自己当寺院的VIP,把福报提升为福德

    2019-10-14
  • 别把自己当寺院的VIP,把福报提升为福德别把自己当寺院的VIP,把福报提升为福德  在这段经文中佛陀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住六尘之相布施,就是以我们前面所讲的三轮体空的精神去行布施,我们所得到的福德那是不...[浏览全文]

  • 出离·禅修·禅悦

    2019-10-14
  • 出离·禅修·禅悦如唐朝著名文学家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序》云:“梵言沙门,犹华言去欲也。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象入,入乃有所泄,乃形乎词。词妙而深者,必依于声律。故自...[浏览全文]

  • 分身集会品第二

    2019-10-14
  • 分身集会品第二分身集会品第二分身集会品第二 (原文)  【译文】:  就在这时,有百千万亿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不可说的无量阿僧祗世界里,所有地狱里的分身地藏王菩萨统统都到忉利天宫里来...[浏览全文]

  • 出家人为何都以“释”为姓?

    2019-10-14
  • 出家人为何都以“释”为姓?出家人为何都以“释”为姓?  佛以释迦为氏,今为佛子者,宜从佛之氏,即姓释。  佛教初来东土,到汉地传法的多是外国僧人,人们按照中土习惯,并为方便称呼,往往要给他们起个...[浏览全文]

  • 首页
  • 上一页
  • 896
  • 897
  • 898
  • 899
  • 900
  • 901
  • 902
  • 903
  • 904
  • 905
  • 906
  • 下一页
  • 尾页
  • 共 1000 页 8000 条
  •  页 GO

友情链接

经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