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严经义海卷第三(经一之三)翦三(凡遇圆相即是标辞与?同其上文)。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心目是本尘劳为末若迷本之依处群...[浏览全文]
法苑珠林 第五十一卷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善友篇第五十三 恶友篇第五十四 择交篇第五十五善友篇(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夫理之所穷唯善与恶。顾此二途条然易辩。幽则有罪福苦乐。显则有贤...[浏览全文]
第十九卷 翻译名义集斋法四食篇第六十二佛地论云。任持名食。谓能任持色身令不断坏。长养善法。身依食住。命托食存。流入五脏充浃四肢。补气益肌。身心适悦(食有三德。一轻软。二净...[浏览全文]
历代三宝纪 第七卷 (译经东晋)开皇十七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东晋录者。宣帝曾孙。琅琊武王后。恭王瑾之子。名睿字景文。初生之晨内有神光一室尽明。白毛生于目角之左。眼有精曜[目*需...[浏览全文]
长芦慈觉颐禅师龟镜文夫两桂垂阴一华现瑞。自尔丛林之设。要之本为众僧。是以开示众僧故有长老。表仪众僧故有首座。荷负众僧故有监院。调和众僧故有维那。供养众僧故有典座。为众僧...[浏览全文]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隋 智顗说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辩法相第一夫行人欲度生死大海。登涅槃彼岸者。必须了达妄惑之本。善知至道出要。妄惑...[浏览全文]
卷八御制序 紫阳真人作悟真篇。以明元门秘要。复作颂偈等三十二篇。一一从性地演出西来最上一乘之妙旨。自叙云。此无为妙觉之至道也。标为外集。夫外之云者。真人岂以元门为内。...[浏览全文]
第三十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十地品二十六之三第二离垢地将释此地。约作五门分别。一释地名目。二明此地修何行门。三明善财表法。四明此地于三界中得何界解脱。五随文释义。一释地...[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