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佛学新闻

「不作行」与「作行」的心理障碍如何对治?

  • 作者:
  • 发表于2019-08-05 09:45:33   阅读次数:
  • 心经心经全文心经唱诵

    「不作行」与「作行」的心理障碍如何对治?

    能发现微细的惛沈与掉举,却因不容易遣除,而不设法对治,就叫做「不作行」。这种「不作行」的过失,要以「思」来对治他,才能达到灭除沈掉的目的。思,是推动心意而使有所作为。能役使心意动起来,不让他随沈掉业流轮回,这是为了断除沈掉习性而做的修持。

    \

    如修习到沈掉息灭,心已能平等安住,但还是为了防护沈掉而用意作观,或用意专注所缘,结果反而使心散乱,谓之为「作行」,这种作行的过失,须以「舍」来对治,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譬如骑马之人,如马不偏向左,不偏向右,就应放宽缰绳,让它蓦直的向前去。如依旧把马缰拉得紧紧的,马反会因不适意而走向两边去。修禅定时也一样,如心已平等安住,能正直而行了,就应修「舍」,以舒缓心情。能这样,心就快要得定了!

    \

    举要言之,若有惛沈现象产生,就举心而使他明了有力,或修观察;如掉散现象现前,就下心而使它舒缓,或修专住。所以在修禅定的过程中,或举心或下心,或修止或修观,是随心之情况而应用的,行者应善调适,才不致自讨苦吃,而徒劳无功!

    本文链接:「不作行」与「作行」的心理障碍如何对治?

    上一篇:《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五讲

    下一篇:《心经》大义辑要

    友情链接

    经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