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佛学新闻

呆庵普庄禅师悟道因缘

  • 作者:
  • 发表于2019-10-05 09:33:14   阅读次数:
  • 心经心经全文心经唱诵

    呆庵普庄禅师悟道因缘

      呆庵普庄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径山呆庵敬中普庄禅师,天童了堂一禅师之法嗣,俗姓袁,台州仙居人。普庄禅师出家后,一度游方参学,后投天宁了堂一禅师座下。

      初礼天宁,了堂禅师便问:何来?

      普庄禅师道:天童。

    \

      了堂禅师道:冒雨冲寒,著甚死急?

      普庄禅师道:正为生死事急。

      了堂禅师道:如何是生死事?

      普庄禅师便提起坐具,作出摇撼的样子。

      了堂禅师道:敢来者(这)里捋虎须!参堂去!

      普庄禅师于是谨遵师命,奋志用功。

      一日,普庄禅师入室参礼了堂禅师。

      了堂禅师于是举赵州庭前柏树子之公案,诘问普庄禅师。

    \

      普庄禅师正拟开口答话,了堂禅师却劈口便掌。

      就在这出奇不意的掌击之下,普庄禅师当下悟入。

      普庄禅师最初开法于抚州(今江西境内)北禅,后又移住云居、径山。曾有示众法语云:夫为宗师者,不得已,垂示一言半句,无非为学者抽钉拔楔,解粘去缚。譬如善舞太阿,自然不伤其手。近代据师位,训学徒,记持文字,崇饰语言,夸耀后来,增长恶习,不知有自己出身之路,如衣坏絮,行棘林中,不能自由。少林直指之宗,于此堕地。良可痛伤!汝辈行脚,各须带眼,莫教堕落他网中,出头不得。只如古人道,入此门来,莫存知解。若纳山僧见处,直饶知解顿忘,犹是门外汉。到者(这)里须辨缁素始得。

      在这段开示中,普庄禅师对当时丛林中流行文字禅的习气作了痛切的批判。他认为,禅宗之衰落,与这种玩弄语言文字的虚浮做法有直接的关系。当今时代,禅宗要振兴,不可不注意这一前车之鉴。

    本文链接:呆庵普庄禅师悟道因缘

    上一篇:做事先做人,拥有好人品

    下一篇:做义工,就是学做菩萨的开始

    友情链接

    经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