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佛学新闻

学贵于行

  • 作者:
  • 发表于2019-10-20 09:36:30   阅读次数:
  • 心经心经全文心经唱诵

      般特比丘在佛陀座下修行多年,因为天性迟钝,暗愚不灵,佛陀曾派五百个证得罗汉果位的比丘天天教导他,经过了三年,竟然连一首偈语也记不住。佛陀非常怜悯他,把他叫到跟前,亲自教他一首偈语:

      守口摄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时。

      般特对佛陀的慈悲感激涕零,欣喜万分,剎时豁然开悟,这首偈语便念得朗朗上口。

      佛陀告诉他说:「你年纪这么老了,才会背一首偈子,别人早就耳熟能详,你不能以此为满足,现在我要为你解说它的意思,你要专心聆听。」

      般特于是专心聆听佛陀为他解说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绮语、恶口、贪心、瞋恚、愚痴等十恶业的过患,并且要他反省这十恶业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才能消除。

    \

      佛陀进一步告诉他:「众生出入三界六道,仿佛车辆一样不停的轮转,上升天界,是由于不犯十恶业;下堕地狱,是由于犯了十恶业,如果能把十恶业净化为十善业,就能成就佛道。」

      佛陀耐心慈和的为他分析解说身、口、意所造的善与不善行为,以及一切无量微妙法义。般特突然悟道,当下证得阿罗汉果。

      过去般特的愚钝是众所皆知,现在才会一首偈语,怎么就突然悟道了呢?大家都感到讶异,纷纷请示佛陀。

      佛陀告诉大家:「学道不必贪多,能够彻底实行最为重要。般特虽然只了解一句偈的要义,但他能深契佛法的奥妙微义,一心直入,身口意三业清净无染,如同天界的纯金。世人虽然学得多,但是不求甚解,甚至只说不行,徒然扰乱心神,于道又有何益呢?」

      于是佛陀又说了一首偈语:

    \

      虽诵千章,句义不正,

      不如一要,闻可灭恶。

      虽诵千言,不义何益?

      不如一义,闻行可度。

      虽多诵经,不解何益?

      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诵经固然有功德,如果能够进一步听闻佛法,了解经义,并且付诸实践,化为生活,必能功德转大。

    本文链接:学贵于行

    上一篇:占察善恶业报经

    下一篇:宝国寺的传说

    友情链接

    经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