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佛学新闻

布施的十种对境及应有的不同意乐(益西彭措堪布)

  • 作者:
  • 发表于2019-10-28 09:31:06   阅读次数:
  • 心经心经全文心经唱诵

    布施的十种对境及应有的不同意乐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摘自《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六)

      布施的对境略有十种:

      一、亲友:直接利益自己的有恩者;

      二、怨敌:直接损害自己的人;

    \

      三、中庸:与自己无恩无怨的人;

      四、有德:具有戒律等凡圣功德之人;

      五、有过:具有毁犯戒律等过失之人;

    \

      六、劣于己:功德、安乐等各方面比自己低劣的人;

      七、与自等:各方面与自己平等的人;

      八、胜于自:各方面超胜自己的人;

      九、富乐:在功德、财富等方面富贵而安乐的人;

      十、贫苦:在功德、财富等方面贫乏而可怜的人。

      针对这十种布施田,应以不同的意乐对待。对亲友,要遮止贪心;对怨敌,要以慈心对待;对中庸者,要以珍爱心对待;对具德者,要以信心、恭敬心对待;对有过者,要以悲悯心对待;对低劣者,要断除傲慢心;对平等者,要断除攀比心;对超胜者,要断除嫉妒心;对富乐和贫苦者,应知他们以有漏五取蕴粗重而生起,又为贪爱所逼恼,故应对其发起猛利的悲心而布施。

      实际上,“十”代表圆满,即不论对有恩、有害、中庸、有德、有过、低劣、相等、超胜、富人、穷人,都应当平等布施。等施怨亲,等施贤愚,等施贫富,十方圣凡都是菩萨施供的对境。

      大乘布施属于行菩提心,而菩提心的德相是“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其利他方面的所缘境为一切有情,只有对一切有情平等布施,才能和菩提心相应,否则就会失坏菩提心。因此,以偏袒心布施也是魔业。

    本文链接:布施的十种对境及应有的不同意乐(益西彭措堪布)

    上一篇:吃啥像啥,肉食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下一篇:巴马人长寿的原因

    友情链接

    经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