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佛学新闻

“寺院茶”是佛门念经修行之外特殊的修行方式

  • 作者:
  • 发表于2019-08-01 09:52:59   阅读次数:
  • 心经心经全文心经唱诵

    “寺院茶”是佛门念经修行之外特殊的修行方式

    禅门修行,最重视的方法是“坐禅观心”。它要求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排除所有的杂念,长时间专注于一境,以期达到身心轻安明净,最终导入禅悟之目的。禅修打坐最大的障碍是嗜睡昏沉和杂念掉举,而饮茶则具有去杂生精,清心凝神的功效。古人所谓“茶之三德”:即参禅打坐时可以全神贯注,通宵不眠;饱食满腹时可以助消利化,清神静气;心烦意乱时可以去除杂念,心安体和。所以,吃茶素来为禅林所提倡。

    宋代时,饮茶技艺发展到一个高峰,在热衷感官趣味的同时,更是钟情于茶艺、茶道,茶禅相依的三昧旨趣,禅宗寺院吃茶并非如世间人闲来无事,消磨时光。一般只要法堂前的茶鼓敲响时,僧人们便都要到指定处去吃茶;凡要招待尊客长老时,也要敲茶鼓集众陪茶。可以这样说,“寺院茶”已是一种在一般念经修行之外的特殊修行方式。

    据史载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在杭州二次上任间,曾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净慈寺的谦师特地前来亲自为苏东坡点茶。苏东坡品此茶中极品,妙乎一心,作《送南屏谦师》一首,欣然答谢: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名刹出名茶,自古有之。名刹多位于名山,名山多在深山云雾之中,即有野生之茶树,也宜于一般茶树的种植,赵州柏林禅寺也因一句“吃茶去”而千古流传。赵州古佛从谂禅师在柏林禅寺的佛法问答,于吃茶的禅语机锋中寓于了佛法的三昧妙道,也显示了修行人高深的见地。

    \

    自从“赵州茶”成为千古禅门公案之后,后世因参究“赵州吃茶去”而大彻大悟者,实是大有人在。有禅诗道:“山僧活计茶三亩,渔夫生涯竹一竿。”可见禅与茶的关系,已经达到了水乳交融的份儿上了。

    饮茶对于僧人,既可提神,又可领悟佛性。茶的俭朴,让人矜守俭德,不去贪图享乐;茶道的专注,让人的精神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茶水的清香,让人尤如喝进了大自然的精华,换来脑清意爽,生出缕缕佛国美景。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茶禅一味”。

    \

    本文链接:“寺院茶”是佛门念经修行之外特殊的修行方式

    上一篇:105 我的弟媳和他们的女儿往生后,转世到了什么境界?

    下一篇:44岁男花千元嫖宿多名初中女生被捕

    友情链接

    经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