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佛学知识

做生命的主人

  • 作者:
  • 发表于2019-10-01 09:36:40   阅读次数:
  • 心经心经全文心经唱诵

    做生命的主人◎人之所以痛苦,原因是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的原因常是自己放不下自己的内心。

    ◎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不能安宁的原因,是因为有不好的行为尚未净除,又再增加恶业的缘故。

    ◎修行是点滴的工夫,因此永远要感谢给我们逆境的众生,因为逆境能让人做更好的修行。

    ◎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明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宽恕所有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曾经伤害过你,你都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并不是永恒的。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你什么时候能将心真正放下,就可以没有烦恼。

    ◎将内心的分别心渐渐去除,就是真正的修行过程。

    ◎学佛的第一个理念,就是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看众生的过错,就是在污染自己,如此根本不可能修行。

    ◎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就要赶快忏悔自己的业障,这就是修行。

    ◎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理念。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一个人如果不能打从内心里面去原谅别人,那他也就永远不会有心安理得的自在。

    ◎心中装满着自己看法与想法的人,将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让你的智慧少了谦虚。

    ◎嫉妒别人,并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嫉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活在世上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人哭泣自己没有鞋子穿的时候,应该想想世界上还有人没有脚。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

    ◎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想想有多少众生直接或间接地因为你的行为而丧生?

    ◎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将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或过错的人,是可耻的。

    ◎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当你贫穷的时候,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些都是一种布施

    ◎内心充满嫉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默默地关怀与祝福别人,也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好议论他人是非,将破坏一生的福报。

    ◎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美的空间。

    \

    ◎众人相争,天灾四生;众人相敬,天赐安宁。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当下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白白地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真理。

    ◎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占人便宜。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地想了解自己。

    ◎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而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感谢我所拥有的,感谢我所没有的。

    ◎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的表现。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生命还是要靠自己去掌握。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己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着心通通放下。

    ◎在人世间,不努力追求物质欲望或情感,我们可能会误以为自己的利益被剥夺或损失了,而事实上,「没有在法上用功」才是我们今生中最大的损失。

    ◎离开诱惑的对象,心往往会觉得很苦,我们对所执取的对象总是不容易舍弃,只有修行者或一直在法上努力的人,才有办法战胜贪欲。

    ◎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我们要常对自己说,听闻了佛法,我就是最有福气的人。

    ◎若人能念佛一声,则得口福无量。

    ◎除善性必有灾至,去恶性必有祥瑞。

    ◎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

    ◎永远不要让恶口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信佛,学佛,不是为自己,乃是为一切苦海中的众生。

    ◎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

    ◎佛不度无缘的人,不能度的人,我们就把他当作菩萨来看。

    ◎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本文链接:做生命的主人

    上一篇:做管道人,不做提桶人

    下一篇:儿子往生了半个月,如何克制失去亲人的痛苦?

    友情链接

    经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