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佛学知识

初示宗旨

  • 作者:
  • 发表于2019-10-14 09:34:04   阅读次数:
  • 心经心经全文心经唱诵

    初示宗旨

      菩提达摩祖师到东土时,受到梁武帝的迎请。梁武帝问道:

      “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少,有何功德?”

      达摩祖师答道:“这些算不上真正的功德,只能获得人天小果。”

      梁武帝问:“如何才是真正的功德?”

      祖师答道:“若得根本智慧,清净空寂,圆融无碍,才是真正的功德。真正的功德,不是以世间有为法所能求得的”

      梁武帝又问:“请问圣僧,什么是圣谛第一义?”

      祖师并不直接回答,却说:“法界空寂,本来无圣可言,更不必说圣谛了。”

      梁武帝不解地问:“现在面对着朕的不是圣人,又是谁呢?”

      祖师知其不切法要,便摇头说:“不知道。”

    通身是眼

      有一次,道吾禅师问云岩:‘观世音菩萨有千手千眼,请问你,哪一个眼睛是正眼呢?’

      云岩:‘如同你晚上睡觉,枕头掉到地下去时,你没睁开眼睛,手往地下一抓就抓起来了,重新睡觉,请问你,你是用什么眼去抓的?’

      道吾禅师听了之后,说:‘喔!师兄,我懂了!’

      ‘你懂什么?’

      ‘遍身是眼。’

      云岩禅师一笑,说:‘你只懂了八成!’

      道吾疑惑的问:‘那应该怎么说呢?’

      ‘通身是眼!’

      ‘遍身是眼’,这是从分别意识去认知的;‘通身是眼’这是从心性上无分别智慧上显现的。我们有一个通身是眼的真心,为什么不用它彻天彻地的观照一切呢?

    \

    恒侍左右

      香林澄远禅师依云门祖师十八年为侍者。门凡接师,则呼曰:“远侍者!”

      师应诺。

      门曰:“是什么?”如此者十八年。一日方悟。

      门曰:“我乃今更不呼汝矣!”

      师一日辞门。

      门曰:“光含万象一句,作么生道?”

      师拟议,门令更住三年。

      云门文偃

    不得污染

      汝州首山省念禅师,莱州人也,姓狄氏,受业于本部南禅院,得法于风穴,初住首山为第一世。

      僧问:“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如何是此经?”

      师曰:“低声!低声!”

      僧曰:“如何受持?”

      师曰:“切不得污染。”

    禅七开悟

      虚云和尚欲至扬州高旻寺打禅七,忽失足堕水,浮沉一昼夜,渔者网得之,救苏,居数日,迳赴高旻。

    \

      知事僧见容瘁,问:“有病否?”曰:“无。”乃谒月朗和尚,询山中事后,即请代职。师不允,又不言堕水事,祇求在堂中打七。高旻家风严峻,如请职事拒不就者,视为慢众,于是表堂,打香板,师顺受不语。而病益加剧,血流不止,且小便滴精,以死为待。在禅堂中昼夜精勤,澄清一念,不知身是何物。经二十余日,众病顿愈。

      旋采石矶住持德岸送衣物来供,见容光焕发大欣慰,乃举师堕水事告众,皆钦叹。禅堂内职不令师轮值,得便修行,从此万念顿息,工夫“落堂”,昼夜如一,行动如飞。一夕,夜放晚香时,开目一看,忽见大光明如同白昼,内外洞澈。隔垣见香灯师小解,又见西单师在圊中,远及河中行船,两岸树木种种色色,悉皆了见,是时才鸣三板耳。翌日,询问香灯及西单,果然,师知是境,不以为异。

      至腊月八七,第三晚,六枝香开静时,护七例冲开水,溅予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自念出家漂泊数十年,于黄河茅棚,被个俗汉一问,不知水是什么,若果当时踏翻锅灶,看文吉有何言语。此次若不堕水大病,若不遇顺摄逆摄,知识教化,几乎错过一生,那有今朝。因述偈曰: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又偈

      烫着手,打碎杯

      家破人亡语难开

      春到花香处处秀

      山河大地是如来

    本文链接:初示宗旨

    上一篇:天竺证悟法师悟道因缘

    下一篇:大禹下车泣罪

    友情链接

    经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