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佛学知识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 作者:
  • 发表于2019-11-05 09:36:30   阅读次数:
  • 心经心经全文心经唱诵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一)

    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知恩报恩为先,利人便是利己。

    3.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

    4.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5.忙人时间最多,勤劳健康最好。

    6.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乐。

    7.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8.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9.识人识己识进退,时时身心平安;知福惜福多培福,处处广结善缘。

    10.提得起放得下,年年吉祥如意;用智慧种福田,日日都是好日。

    11.身心常放松,逢人面带笑;放松能使我们身心健康,带笑容易增进彼此友谊。

    12.话到口边想一想,讲话之前慢半拍。不是不说,而是要惜言慎语。

    13.在生活中,不妨养成:;能有,很好;没有,也没关系的想法,便能转苦为乐,便会比较自在了。

    14.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业。

    15.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

    16.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

    17.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18.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种福。

    19.能要、该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该要的绝对不要。

    20.感恩能使我们成长,报恩能助我们成就。

    21.感谢给我们机会,顺境、逆境,皆是恩人。

    22.遇到好事,要随喜、赞叹、鼓励,并且虚心学习。

    23.少批评、多赞美,是避免造口业的好方法。

    24.平常心就是最自在、最愉快的心。

    25.踏实地走一步路,胜过说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语。

    26.知道自己的缺点愈多,成长的速度愈快,对自己的信心也就愈坚定。

    27.多听多看少说话,快手快脚慢用钱。

    28.唯有体验了艰苦的境遇,才会有精进奋发的心。

    29.踏踏实实做人,心胸要广大;稳稳当当做事,着眼宜深远。

    30.忙而不乱,累而不疲。享受工作。

    31.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32.;忙没关系,不;烦就好。

    33.工作要赶不要急,身心要松不要紧。

    34.应该忙中有序的赶工作,不要紧张兮兮的抢时间。

    35.不要以富贵贫贱论成败得失,只要能尽心尽力来自利利人。

    36.任劳者必堪任怨,任事者必遭批评。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评之中藏金玉。

    37.随遇而安,随缘奉献。

    38.成功的三部曲是:随顺因缘、把握因缘、创造因缘。

    39.见有机缘宜把握,没有机缘要营造,机缘未熟不强求。

    40.人生的起起落落,都是成长的经验。

    41.用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关怀人。

    42.以智慧时时修正偏差,以慈悲处处给人方便。

    43.慈悲心愈重,智慧愈高,烦恼也就愈少。

    44.面对许多的情况,只管用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对待人,而不担心自己的利害得失,就不会有烦恼了。

    45.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

    46.大鸭游出大路,小鸭游出小路,不游就没有路。

    47.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

    48.;精进不等于拼命,而是努力不懈。

    49.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动,那就是自在解脱的大智慧。

    50.给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

    51.甘愿吃明亏,是仁者;受辱吃暗亏,是愚蠢。

    52.压力通常来自对身外事物过于在意,同时也过于在意他人的评断。

    53.用感恩的心、用报恩的心,来做服务的工作,便不会感到倦怠与疲累。

    54.随时随地心存感激,以财力、体力、智慧、心力、来做一切的奉献。平安人生。

    55.生命的意义是为了服务,生活的价值是为了奉献。

    56.人生的目标,是来受报、还愿、发愿的。

    57.人的价值,不在寿命的长短,而在贡献的大小。

    58.过去已成虚幻,未来尚是梦想,把握现在最重要。

    59.不用牵挂过去,不必担心未来,踏实于现在,就与过去和未来同在。

    60.智能,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思辩,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态度。

    61.积极人生,谦虚满分;自我愈大,不安愈多。

    62.上等人安心于道,中等人安心于事,下等人安心于名利物欲。

    63.你是有那些身分的人,就应该做那些身分的事。

    64.在安定和谐中、把握精彩的今天,走出新鲜的明天。

    65.担心,是多余的折磨;用心,是安全的动力。

    66.财富如流水,布施如挖井。井愈深,水愈多;布施的愈多,财富则愈大。

    67.面对生活,要有;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

    68.只要还有一口呼吸在,就有无限的希望,就是最大的财富。

    69.救苦救难的是菩萨,受苦受难的是大菩萨。

    70.超越生老病苦三原则:活得快乐、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

    71.超越死亡三原则:不要寻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

    72.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丧事,而是一件庄严的佛事。

    73.每一个孩子,都是帮助父母成长的小菩萨。

    74.对青少年,要关心不要担心,要诱导不要控制,用商量不用权威。

    75.爱你的孩子,与其担心,不如祝福吧。

    76.夫妻是伦理的关系,不是;论理的关系。

    77.现在所得的,是过去所造的,未来所得的,是现在所做的。

    78.眼光,是你的智慧;运气,是你的福德。

    79.喜爱的就想占有,讨厌的就会排斥,患得患失,烦恼就来了。

    80.经常少欲知足的人,才是无虞匮乏的富人。

    81.心不平安是真正的苦,身体的病痛不一定是苦。

    82.明知心不平安是苦事,就赶快以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来安心吧。

    83.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拥有再多也无法满足,就等于是穷人。

    84.不要用压抑来控制情绪,最好用观想、用佛号、用祈祷,来化解情绪。幸福人间。

    85.好话大家说,好事大家做,好运大家转。

    86.大家说好话,大家做好事,大家转好运。

    87.每人每天多说一句好语,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会成为一个大大的好。

    88.急须要做,正要人做的事,我来吧。

    89.我和人和,心和口和,欢欢喜喜有幸福。

    90.内和外和,因和缘和,平平安安真自在。

    91.自求心安就有平安,关怀他人就有幸福。

    92.人品等于财富,奉献等于积蓄。

    93.奉献即是修行,安心即是成就。

    94.拥有的多,不一定让人满足;拥有的少,不一定让人贫乏。

    95.能不乱丢垃圾,随时清捡垃圾,都是做的功德。

    96.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乐,时时处处助人利己,时时处处你最幸福。

    \

    97.若希望人际关系相处得好,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纳人,多包容人。

    98.只要自己的心态改变,环境也会跟着改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99.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需要沟通,沟通不成则妥协,妥协不成时,你就原谅和容忍他吧。

    100.大的要包容小的,小的要谅解大的。

    101.以全心全力关怀家庭,用整体生命投入事业。

    102.戒贪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布施、多奉献、多与人分享。

    103.包容别人时,双方的问题就解决了。

    104.学佛的人,有两大任务:庄严国土,成熟众生。

    105.要做无底的垃圾桶,要学无尘的反射镜。

    106.烦恼消归自心就有智慧,利益分享他人便是慈悲。

    107.用惭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108.净化人心,少欲知足,净化社会,关怀他人。我要引用我要回应。

    (二)

    自在人生

    1. 谦下尊上,是菩萨行者的重要功课。

    2. 用奉献代替争取,以惜福代替享福。

    3. 自爱爱人,爱一切众生;自救救人,救一切众生。

    4. 利他,是不求果报及回馈的清净心。

    5. 占有、奉献都是爱,但有自利和利人的差别;占有是自我贪取的私爱,奉献是无私喜舍的大爱。

    6. 道理是拿来要求自己,不是用来苛求他人。

    7. 要有当别人垫脚石的心量,要有成就他人的胸襟。

    8. 让人产生误解,就是自己的不是。

    9. 做事时多为别人想一想,犯错时多对自己看一看。

    10. 以礼让对方来成就自我,以尊重对方来化解敌意,以称赞对方来增进和谐。

    11. 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放不下他人是没有慈悲。

    12. 与人相遇,一声「我为你祝福!」就能赢得友谊,获得平安。

    13. 对人付出友谊,伸出援手,就是在散发和乐平安的光芒。

    14. 少点口舌少是非,多点真诚多平安。

    15. 肯定自己的优点是自信,了解自己的缺点是成长,善解他人的立场是尊重。

    16. 要把众生的幸福提起,要把自我的成就放下。

    17. 与下属共事,当以关怀代替责备,以勉励代替辅导,以商量代替命令。

    18. 刚强者伤人不利己,柔忍者和众必自安。

    19. 安人者必然是和众者,服人者必然是柔忍者,因为和能合众,柔能克刚。

    20. 生命的意义在不断的学习与奉献之中,成就了他人,也成长了自己。

    21. 有智慧作分寸的人,一定不会跟人家喋喋不休。

    22. 和和气气与人相处,平平安安日子好过。

    23. 聪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愚鲁的人,不一定没有智慧;智能不等于知识,而是对人处事的态度。

    24. 为他人减少烦恼是慈悲,为自己减少烦恼是智慧。

    25. 不要拿自己的鞋子叫别人穿,也不要把别人的问题变成自己的问题。

    26. 勤于照顾众人的苦难是大福报,乐于处理大家的问题是大智慧。

    27. 认清世间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事实,就能完成内心世界的真正平安。

    28. 逢人结恩不结怨,必能和谐相处、生活愉快。

    29. 一个笑容,一句好话,都是广结善缘的大布施。

    30. 只要少闹一些无意义的情绪,便能少制造一些不必要的烦恼。

    31. 奉献是为了报恩,忏悔是为了律己。

    32. 凡是尽心尽力以利益他人来成长自己的人,便是一位成功者。

    33. 做人处事要「内方」而「外圆」,「内方」就是原则,「外圆」就是通达。

    34. 当我们无力帮助他人,至少可以停止伤害别人。

    35. 多积一点口德,少造一点口过,就是培福求福的大功德。

    简单生活

    36. 人生要在和谐中求发展,又在努力中见其希望。

    37. 少点成败得失心,多点及时努力的精进心,成功机率自然会增加。

    38. 家庭的温暖在于互敬互爱,家庭的可贵在于互助互谅。

    39. 做老板,得失心要少一些,把诚心、信誉放在心上,便会有胜算。

    40. 听到流言,先要静下心来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勉之。如果心浮气躁,流言的杀伤力会更大。

    41. 内心的苦难,增长我们的智慧;生活的苦难,增进我们的福报。

    42. 对于「生命」,要充满无限的希望;对于「死亡」,要随时做好往生的准备。

    43. 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个人欲望的「想要」。

    44. 凡事要正面解读,逆向思考。

    45. 失败了再努力,成功了要更努力,便是安业乐业的准则。

    46. 环保最重要的观念就是「简朴」,简朴一点过生活,就是生活环保。

    47. 成熟的人不在乎过去,聪明的人不怀疑现在,豁达的人不担心未来。

    48. 顺逆两种境遇都是增上因缘,要以平常心与感恩心相待。

    49. 过去、未来、名位、职称,都要看成与自己无关,但求过得积极、活得快乐,便是幸福自在的人生。

    50. 学历不代表身分,能力不代表人格,名位不代表品德,工作没有贵贱,观念及行为却能决定一切。 51. 化解不愉快的方法,是要诚恳、主动、明快,不要犹豫、被动、等待。

    52. 做世间事,没有一样没有困难,只要抱着信心和耐心去做,至少可以做出一些成绩。

    53. 活在当下,不悔恼过去,不担心未来。

    54. 减轻压力的好办法,就是少存一些得失心,多用一点欣赏心。

    55. 对于过去,无怨无悔;对于未来,积极准备;对于现在,步步踏实。

    56. 不要光是口说感恩,必须化为报恩的行动。

    57. 凡事先不要着急,找对人,用对方法,在适当的时机,即可安然过关。

    58. 把自我的利害得失放下,才能有通达天地万物的智慧。

    59. 把病交给医生,把命交给菩萨,如此一来,自己就是没有事的健康人。

    60. 人往往因为没有认清自己,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61. 人生第一要务是学做人,那就是尽心、尽力、尽责、尽份。

    62. 处理私人的事可以用「情」,处理公共事务,就必须用「理」。

    63. 与其争取不可能得到的东西,不如善自珍惜运用所拥有的。

    64. 不要管过去、未来,以及所有一切的好坏,最好只管你自己的现在。

    65. 若能真正放下一切,就能包容一切,拥有一切。

    66. 提得起是方法、是着力的开始,放得下是为了再提起;进步便在提起与放下之间,级级上升。

    67. 不要跟他人比高比低,只要自己尽心尽力。

    68. 我们的环境从来没有好过,也没有那么坏过,就看自己怎么看待。

    69. 灾难之后,是往正面思考的契机,人可以由灾难中得到很多教训。

    70. 只要无所贪求,无所执着,即能保有尊严,他人是奈何不得的。

    71. 若能珍惜当下每一个因缘,每一个当下,都是独一无二的。

    72. 任何事如果把自己放进去,就有问题、有麻烦。除掉主观的自我得失,就得解脱了。

    73. 快乐,并不是来自名利的大小多少,而是来自内心的知足少欲。

    74. 说话算话,用真心讲实话,用好心讲好话,就是立言。

    75. 虽然身为平常人,责任心要担起来,执着心应放下些。

    76. 忙时不要觉得无奈,闲时不要觉得无聊,才不致随波逐流,茫茫然不知所以。

    77. 一帆风顺时,不要得意忘形;一波三折时,不必灰心丧志。

    78. 如果心量狭小又贪得无厌,纵然生活富裕,仍然不会快乐幸福。

    心灵成长

    79. 人生要在平淡中求进步,又在艰苦中见其光辉。

    80. 人生要在安定中求富足,又在锻炼中见其庄严。

    81. 拥有稳定的情绪,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82. 心不随境,是禅定的工夫;心不离境,是智慧的作用。

    83. 以退为进、以默为辩、以奉献他人为成就自己的最佳方法。

    84.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85. 慈悲是具有理智的感情,智能是富有弹性的理智。

    86. 南北东西都很好,行住坐卧无非道;心中常抱真惭愧,忏悔报恩品最高。

    87. 修行人要开诚布公、真诚相待,不存邪念恶念,就是所谓的「直心是道场」。

    88. 当烦恼现前,不要对抗,要用惭愧心、忏悔心、感恩心来消融。

    89. 踏实的体验生命,就是禅修。

    90. 拥有身心的健康,才是生命中最大的财富。

    91. 呼吸即是财富,活着就有希望。

    92. 心里如果「打结」了,最好能向内观看自己的起心动念处。

    93. 被烦恼撞着了,此时最好享受自己呼吸的感觉。

    94. 心中有阻碍时,眼中的世界皆不平;心中无困扰时,眼前的世界都美好。

    95. 心不开朗就是苦,心境豁达就能转苦为乐。

    96. 生灭现象是世间常态,若能洞察生灭现象,便是智者。

    97. 把心念转过来,命运也就好转过来。

    98. 智慧并不只是通晓经典,而是要有转化烦恼的巧妙方便。

    99. 烦恼即菩提,并不是说没有烦恼,而是虽然有烦恼,但是你不以它为烦恼。

    100. 只要心平气和,生活便能快乐。

    101. 面对生气,要学会「反观自照」,照一照自己的心念,问一问为什么要生气? 佛都信息港

    102. 操心就有事,放心便无事。

    103. 从自我肯定、自我提升,到自我消融,是从「自我」到「无我」的三个修行阶段。

    104. 要重视善因的培育,不要只期待美果的享受。

    105. 当你体认到自己的智慧不足时,智慧已经在无形中增长了。

    \

    106. 心要如墙壁,虽然不动,确有作用。

    107. 要做无尘的反射镜,明鉴一切物,不沾一切物。

    108. 当大家都在盲目地争夺之时,你最好选择另外一条路走。  

    本文链接: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上一篇:念佛能助一切事业得易成就

    下一篇:怎样忆佛

    友情链接

    经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