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佛学知识

佛学知识

  • 圣严法师《用惭愧和谦虚来消融自我》

    2019-11-05
  • 圣严法师《用惭愧和谦虚来消融自我》自我成长的最终目的,在于自我消融,如此才能达到智能无边、慈悲无边,完全没烦恼的境界。可是这样的境界似乎只有佛菩萨才能达到,凡夫能做得到吗?的确,要做到;自我肯定或;自我成...[浏览全文]

  • 圣严法师《慈悲他人的方法与智慧》

    2019-11-05
  • 圣严法师《慈悲他人的方法与智慧》我常说:;以智慧处理自己的事,用慈悲对待别人,一般人会觉得用智慧来观照自己的内心,好像比较容易做到,但是用慈悲来体察别人的心,就比较困难了。其实,要想同时做到这两方面,...[浏览全文]

  • 圣严法师《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2019-11-05
  • 圣严法师《有聚有散才能成长》俗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爱情、友情、亲情虽然能带给我们很多的温暖,却也充满痛苦的催折,尤其是生离死别时,更是让人痛苦。因此有人以为,只要将情感斩断,就再也不会痛...[浏览全文]

  • 圣严法师:奉献工作也是菩萨精神

    2019-11-05
  • 圣严法师:奉献工作也是菩萨精神俗话说:「开门七件事」,人没有钱不能生活,工作所得的薪水可以维持生活所需,而工作本身因此就有了意义。仔细想想,倦怠的问题不在于工作本身,而是工作时与他人接触过程中所带来...[浏览全文]

  • 圣严法师《佛教与心灵环保》

    2019-11-05
  • 圣严法师《佛教与心灵环保》《增一阿含经》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可知佛教的基本立场,便是为人类服务的。佛教虽常说一切众生,能够修道悟道的,确只限于人类。释迦牟尼佛是以人间的肉...[浏览全文]

  • 圣严法师《最好修学哪一宗-》

    2019-11-05
  • 圣严法师《最好修学哪一宗-》在前面已经说过,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是由于学佛者的根性及时代环境的不同而产生。所以如果站在佛教的根本立场上说,宗派是多余的,如果执一非全,那不唯是学佛者个人的损失,更是整...[浏览全文]

  • 圣典篇 大念处经

    2019-11-05
  • 圣典篇 大念处经...[浏览全文]

  • 圣严法师《生命的主人》

    2019-11-05
  • 圣严法师《生命的主人》我们若不透过佛法来认识生命,那么,生命的事实,只是无可奈何的一种现象,永远在生死中流转,周而复始。曾有人问我:「为什么父母要把我生出来,让我在这世界上受苦、受难?」其实...[浏览全文]

  • 首页
  • 上一页
  • 274
  • 275
  • 276
  • 277
  • 278
  • 279
  • 280
  • 281
  • 282
  • 283
  • 284
  • 下一页
  • 尾页
  • 共 1000 页 8000 条
  •  页 GO

友情链接

经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