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这句话一般人会理解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往生。他这样理解的时候,马上就会把重心放在自己这一面,我...[浏览全文]
一般人认为《阿弥陀经》很简单,实际上《阿弥陀经》很深邃、很难懂。佛讲经有的是深法作浅法讲,有的是广法作略法讲。那么这部经典它确实是深法,非常深的一个圆顿妙法,却以浅显的...[浏览全文]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十)-海仁老法师(11) 跋 上人一生,持戒谨严,解行并重,克己济人,喜结善缘。弘经演教之余,唯务真修;不涉名利,不洵世情,不事攀缘。尤其爱护初心,扶植后学...[浏览全文]
大安法师讲故事:如果有至诚心的话,各种不可思议的神妙都会出来如果真的有至诚心的话,那各种不可思议的神妙都会出来。我可以先跟大家讲一个公案,这是出自中国的一部很奇特的一本...[浏览全文]
大学生甲: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不满意,学习不上进,整天生活很颓废,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后悔。我知道这样不对,也打算改变,可我总是发现行与心不一,十分无奈...[浏览全文]
问:现在的人淫欲心都比较重,应该如何降伏这颗淫欲炽盛的心呢?请法师慈悲开示。 有这个淫欲的心,他财富就对他很重要,这个外面的穿着打扮就对他很重要了,他的排场就很重要了...[浏览全文]
观音菩萨随类化身而示现种种不同的身分,如鱼篮观音、送子观音、白衣观音、足踏鳌头观音、八臂观音、十六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于中,千手千眼观音,有很多人...[浏览全文]
修行这两个字,就是修自己的心,然后用到行为上。修指的是心中的一种觉受,一种经验。譬如说:我们会在心中有一种慈悲、关爱或者智慧的感觉生起。但是,你光是只有这种感觉、觉受生...[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