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如何修智慧、修般若这一块是非常陌生的,而这一块确实是佛教的精髓所在。佛的一代时教,讲法四十九年,五时说法。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阎浮提众生分别、执著很...[浏览全文]
《大智度论》说:“慈悲为佛道之根本。”《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于最初入大乘数,亦以唯发此心安立,后出大乘,亦以唯出此心安立。故大乘者,随逐有无此心而为进退。”法王如意...[浏览全文]
观音是爱与慈悲的化身。我们的内在已经具备了爱与慈悲的种子─爱自己以及他人! 爱与慈悲之种的反面就是仇恨之种,如果我们要对两者加以区分的话,可以说仇恨是破坏性的,而仁爱则...[浏览全文]
有一个观点认为临终时一定要有正念,一定要念头落在阿弥陀佛名号上才能往生。否则便不能往生。这个说法听起来好象蛮有道理。然就净土特别法门往生而论,却不可作这样的判言。如果净...[浏览全文]
...[浏览全文]
大悲寺妙祥师父关于护生开示居士问:阿弥陀佛,在家居士知道了应该不杀生,但是有的时候,做饭的时候米里边有虫子或者是菜里边生虫子,这个时候扔了米和菜吧,有的时候扔多了可能是...[浏览全文]
此一念佛法门,如天普盖,似地普擎,无有一人一法能出其外,不在其中者。总佛一代时教,三藏十二部,半满①、权实②、偏圆③、顿渐④种种法门,无非显示唯心自性,圆成无上妙觉而已...[浏览全文]
今天想起一桩比较古怪的经历,这件事发生地点不在那个旧屋子里,而是在一个挺新的小区。 小区住户不算太多,而且相当安静,道路两边种满了榕树,到了晚上,那榕树黑乎乎一团一团的...[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