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业说”概论 ——以《阿含经》为中心 金镇戊 【摘要】 本文以《阿含经》为基本依据对原始佛教的“业说”作了全面研究。原始佛教的业说是在反对...[浏览全文]
原始佛教的蕴观...[浏览全文]
大诗人苏东坡另有一首感人肺腑的诗篇:“钩帘归乳燕,穴牖出痴蝇,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为何要把帘子钩起来?只为那小燕子能自在地飞回。为何要打开窗户?只为那可怜的苍蝇能...[浏览全文]
口不论是非:口论是非是修行人之大忌,说人家长道人家短,论是论非造口业。一个真的修行人,一切事相干不相干于自己修行都不要说,与已有关无关都不要打听、不要想知道。纯印老人讲...[浏览全文]
唐代鸟窠道林禅师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禅诗:“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诗中反映出如何面对人生的哲理,透露出人生本来实相,与白居易“为...[浏览全文]
取法天地 取法天地 平常我们在工作中,当然要尽其所能,开拓创新,但也不能因事业重要就不顾其余。那些以家庭当旅馆,以身体作工具,以自然为摆设的人,时间一长,必定会换来家人的冷...[浏览全文]
弟子在此顶礼各位佛、菩萨,顶礼各位网友、各位居士、师兄姐妹!弟子邪淫5年多了,今年5月份有幸接触“戒邪淫网”和“学佛网”从而下大决心誓必戒除邪淫一心学佛。在此感...[浏览全文]
我们无始以来,漂泊于轮回大苦海的因,就是无有;我而执著;我、无有自己而执著自己,始终将自己放在最主要的位置,倍加珍爱。《入楞伽经》也说:;五阴中无我,及无人众生。本来,就像...[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