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佛学知识

佛学知识

  •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2019-10-25
  •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这幅著名的楹联,语出清末名将左宗棠,最先撰录于陕西三原明都城隍庙大殿(有说出于清代儒将左宗棠,有说是荣毅仁父...[浏览全文]

  • 发世俗菩提心的两个要点

    2019-10-25
  • 发世俗菩提心的两个要点发世俗菩提心的两个要点 菩提心有两种,一种是胜义谛菩提心,一种是世俗谛菩提心。胜义谛菩提心就是无我、空性的智慧,这是一地以上的菩萨才有的发心。一地以下,在资粮道和加行道...[浏览全文]

  • 发蛰惊栖

    2019-10-25
  • 发蛰惊栖了凡弘法学会译整—摘录自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解释】发掘蛰伏在土里的虫,惊扰栖息在树上的鸟。【分析】天冷的时候,虫都蛰伏在土里面,若是把虫挖掘出来,它们一定就会冻僵死掉...[浏览全文]

  • 参禅四易四难

    2019-10-25
  • 参禅四易四难参禅四易四难  《佛印了元禅师痛谕文》,其略曰:一念静心,终成正觉;蛙步不休,跛鼈千里。根有利钝,器有浅深,及其成功,一也。独在乎发愤立志而已矣。吾今痛谕道俗,当知四易...[浏览全文]

  • 口业之过

    2019-10-25
  • 口业之过口业之过编辑说明  《口业之过》是二○○一年,上妙下祥法师于大悲寺对沙弥所做的开示。因为很多学佛人,包括僧人、居士在修行中很容易造口业,而得不到法的利益。为防患于未然,...[浏览全文]

  • 历经磨难为取经的唐僧

    2019-10-25
  • 历经磨难为取经的唐僧九死一生为取经——唐僧唐僧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冒着生命的危险,凭着一颗赤诚的心和惊人的毅力,历经死地,孤身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才到达印度取得佛经。《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浏览全文]

  • 参禅秘诀:专一

    2019-10-25
  • 参禅秘诀:专一参禅秘诀>三十七、参禅秘诀: 专一无论修学哪一宗,都要专心致志,用功修行,才能达到目的,成就自己的希望。各位信佛的人,要研究真理,不要盲从。要“亲近有德,远避凶人”,凶人...[浏览全文]

  • 厚德载福--清朝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家的

    2019-10-25
  • 厚德载福--清朝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家的北东园笔录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林则徐的好友,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梁章钜,和张元宰友善,曾经问张元宰:;您家中人才辈出,至今不断,是不是祖先有大的阴德呀?张元宰告诉他:;我家有...[浏览全文]

  • 首页
  • 上一页
  • 610
  • 611
  • 612
  • 613
  • 614
  • 615
  • 616
  • 617
  • 618
  • 619
  • 620
  • 下一页
  • 尾页
  • 共 1000 页 8000 条
  •  页 GO

友情链接

经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