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慢折服了,命运马上就改变了;如果;我慢没有折服,命运就很难改变!我们出家修行大乘佛法,身心安顿,显得很庄严,就会让居士生欢喜心,同时又能安心办道,不起心动念,这是...[浏览全文]
我名叫杨信芳,十八岁那年,还在上海女子中学念书。我有一位同学张孝娟女士,她住在西门路润安里,跟我的交情最深。 她的母亲张太太,很喜欢我,把我视同亲生女儿一般看待,所...[浏览全文]
放生一事,原为感发同人戒杀护生之心,实行自己恻隐不忍之念而已。世人多矣,心行各异,纵不能全皆感动,即感动一人,彼一人一生,即少杀若干生命,况不止一人乎。至谓小鱼被大鱼所...[浏览全文]
临近年关,各大寺院都陆续开展起精进办道的;打七修行。打七怎么打?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多有开示苏州报国寺,是占地不过一亩多的四合院式江南民居。印光大师于1930年,至苏州报国寺...[浏览全文]
印光大师论“死” 1、“死”——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则道业自成。2、汝将死,快念佛。志若真诚,便预莲池,声闻缘觉犹弗住,定克证等妙圆乘。汝将死,快念佛。心不专一,决堕地狱...[浏览全文]
印光大师关于大悲咒的开示 续编卷下学医发隐(民二十七年为弟子朱清泰说) 佛为大医王,普治众生身心生死等病。然生死大病,由心而起,故先以治心病为前导。果能依法修持,则身病即...[浏览全文]
究竟何为真正之出家?净宗八祖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说到:先德有言,出家者,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夫将以武功定祸乱,相以文学兴太平,天下大事皆出将相之手,而曰出...[浏览全文]
了凡四训序印光大师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圣罔念则作狂,狂克念则作圣,其操纵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纵任也。须知诚之一字...[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