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言见大妄语 魔境界和佛境界的分别,就在于和经典中的标准符合与不符合上来区分,果然是圣境,让人一见心地当时就感觉清净,完全没有浮躁、虚妄、贪爱的心。如果见到的是魔境,...[浏览全文]
(1) 立志如山,守身如玉 兹有江苏太仓吴紫翔居士,念世祸之日亟,彼新学派,提倡废伦废节,专主自由爱恋,如决江堤,任其横流,俾一班青年男女,同陷于无底欲海漩澓之中。遂发心...[浏览全文]
为何久坐不觉久念久不觉久 答:静坐时间长,而不觉得时间长;念佛时间长,而不觉得时间长,这也是心清静、神专注所致。只是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有所证得了。从此之后,更加努力修持...[浏览全文]
(2)解怨退冤,母子利益无边 若女人生儿子时.当于未生前即念。及至临盆.虽裸体不洁.亦宜出声。此时有性命相关.如堕水火以求救援.不得论仪式不庄.污秽不净等也。女人难产...[浏览全文]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结成莫解之团,则险不可言。尽报投诚,乃吾人所应遵...[浏览全文]
原文 接手书,知修持精勤,注意洁敬,欣慰之至。凡修行人,必须以念佛为正行。以持咒诵经,及作种种利益事,为助行。正助合行,则如顺水扬帆。在此生死苦海,速得入于萨婆若海...[浏览全文]
印光大师呵斥跑庙的弟子,连福都修不到 !我们今天看看费钱财,钱不是好赚的,骂回去。这种道风,针对现前佛法里头的流弊。 他老人家赞叹《西方确指》,而且给它写了一篇序文,《西...[浏览全文]
印光大师浅谈密宗原文 大悲咒,若恳切至诚念之,即有不测之感应。若向学密宗者求其读法,亦非不可。但学密宗者,多多不注重于念佛求生西方,或恐为彼夺其现生往生之志,以期现身...[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