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六宋平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 法语下 示宗觉大师 佛语心为宗。宗通说亦通。既谓之宗门。岂可支离去本逐末随言语机境作窠。窟要须径截超证透出心性...[浏览全文]
南海寄归内法传 第一卷 (并序)翻经三藏沙门义净撰原夫。三千肇建。爰彰兴立之端。百亿已成。尚无人物之序。既空洞于世界。则日月未流。实閴寂于惨舒。则阴阳莫辩。暨乎净天下降。身...[浏览全文]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三十四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 钞前之五体等者即前五种体皆是心所变相分不离能变心体言心外无法者一切唯识故此上总标如声下别释声为教体是第一音声语言体即十...[浏览全文]
六组坛经在众多经文中所占的位置非常显著,它所讲的智慧以及道理也非常深厚,并且六祖坛经的版本也多种多样,因为版本的不同,经文中所具的阿含精神也不一样,下面来探讨一下敦煌本...[浏览全文]
景德传灯录 第六卷南岳怀让禅师法嗣。第一世九人,一人见录。 江西道一禅师。姓马,时谓马祖。主 南岳常浩禅师。智达禅师。坦然禅师。潮州神照禅师。杨州大明寺严峻禅师。新罗国...[浏览全文]
御制自序夫本妙明心。大圆觉海。非见闻知解所可通。故无语言文字之可立。然而古来大德。于最上真乘。灼示学人。直言无隐。于无法可说之中。演无意之言句。超情绝解。直指自心。了了...[浏览全文]
今上问曰。道家所造八十一化图。并余谤佛文字。李志常先于蒙哥皇帝面前。共少林辩论已屈伏了招承烧却。皇帝恐先生每心内不伏。特传圣旨再倚付将来。令子细持论。若是僧道两家有输了...[浏览全文]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七 禄七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三不思议生灭中五亦先立意次为利下通立两根三正释四诸论下行相五结名。 三不思议...[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