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句名号,我们要念呢,要有一些前提:第一是信愿,第二要一门深入。其实一门深入与信愿正好是成正比例的,他信得深才能够念得切啊!才不受其他的法门所动摇呀!往往信心不够的...[浏览全文]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6) 以己心等七句,是明顶地。谓又以自己加行之因心,始觉观智;欲成就初地,佛之妙觉。观智未亡为若依,心相尽泯为非依。如人登于高山,身已...[浏览全文]
首先来看修福。一个修行人要修福,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些需要讨论。菩萨的六度前五度是修福。净土法门的净业三福也是谈修福。我们作为学佛的人,福如果修不到,就很难去修道。...[浏览全文]
问: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请问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如何成就?答: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这个观点原则上是对的。吾人目前所修的无论何种行法,都是传承释...[浏览全文]
什么叫邪?发邪心,立邪愿的相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这是第一种。我们读...[浏览全文]
如果真的有至诚心的话,那各种不可思议的神妙都会出来。我可以先跟大家讲一个公案,这是出自中国的一部很奇特的一本书《列子》,它里面讲一个什么公案呢?商丘开信伪,商丘开这个人...[浏览全文]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二)-海仁老法师(9) 佛告阿难:我今如是,开示方便,真实告汝,汝犹未悟,惑为自然!阿难!若必自然,自须甄明,有自然体。汝且观此,妙明见中,以何为自。此见为复...[浏览全文]
因果的法则是决定不虚的。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人活在这个世间上,为什么有的贫穷,有的富贵?社会地位有的高贵,有的低贱?有的坎坷痛苦一生...[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