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法,一向重谈世出世入(大概就是出世而又入世的意思)。世出者,千余年来,已有不少高僧履践表显;而世入者,真以实践著称,则于大师前尚未闻可(未?)见」。「唯太虚大师...[浏览全文]
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并修”。这里,“悲”和“福”体现的是大乘佛教度人利他的慈悲精神;“智”和“慧”体现的是大乘佛教自度自利...[浏览全文]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浏览全文]
大乘修学的基础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地藏菩萨本愿经》,「见闻利益品第十二」。我们上一回学习到佛为观世音菩萨说明我们六道众生见地藏菩萨...[浏览全文]
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四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经文】: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浏览全文]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 白话佛经 《大佛顶首楞严经》(下)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 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 编译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 阿难,有些修行...[浏览全文]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2) (二)逐妄执:吾人内之身心,外之器界,无不唯心所现,如空花水月,本无实体。众生迷而不知,随逐妄想,执我执法;如阿难七番妄执,计心在内、...[浏览全文]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十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十一】 云何十因。阿难。一者。淫习交接。发于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浏览全文]